每次朋友問我,台北有哪好玩?千篇一律的回答都是購物+美食行程,直到看了《台北故事遊》,讓我有機會重新認識這座城市,決定安排一趟台北自助旅行。
(PS. 左上的鐘樓是城中區的金祥茶莊)
第一站來到素有「台北曼哈頓」之稱的信義區,在日據時代這裡曾是刑場和亂葬崗,經過開發,千萬豪宅林立、百貨賣場進駐,就連世界第三高樓-台北101也矗立在此。
走過富麗堂皇的台北君悅飯店,穿越台北世界貿易中心,一間間的眷村房舍躍然眼前,這裡就是「四四南村」又稱信義公民會館,1999年(民國88年)住戶全部遷出,並於2003年(民國92年)被政府指定為古蹟,占地約4150坪。
「四四南村」是台北地區的第一個眷村,為1948年(民國37年11月底)大陸青島遷台之四十四兵工廠員工及眷屬的家,一開始大家懷抱著待個一年半載,就可重返家園的心情,這裡只是他們臨時的家,未料一待,竟是大半個世紀、50個春夏秋冬。
步入眷村展示館,首先映入眼廉的是余光中「鄉愁」,
小時侯
鄉愁是一枚小小的郵票
我在這頭
母親在那頭
長大後
鄉愁是一張窄窄的船票
我在這頭
新娘在那頭
後來啊
鄉愁是一方矮矮的墳墓
我在外頭
母親在裏頭
而現在
鄉愁是一灣淺淺的海峽
我在這頭
大陸在那頭
展示館內,完整重現當時的眷村生活型態及族群文化,包括:服裝、錢幣、教育及飲食等,看完展覽後,我才真正了解眷村,原來它是1949年(民國38年)一群因應政治環境的動盪,意外渡海而來的戰後新移民,在原本只是暫時落腳的村子落地生根,進而發展出獨特的文化氛圍。
這一刻,我彷彿感受到,大時代下人們對命運無奈的悲鳴。
走入四四南村,看著整齊劃一的矮房舍、正門接正門的窄小巷弄,每間房子約3.5坪大,衛浴廁所皆為公用。四四附小(如今的信義國小),設立於1949年(民國38年)是當時專為四十四兵工廠裡的眷戶子弟所設。
沿著四四南村的舊巷弄行走,耳邊傳來信義國小的鐘聲,伴著眷村的舊建築,我的思緒猶如回到上個世紀,就像走入時光走廊。
逛完四四南村,來到這裡唯一的餐廳「好丘」,原以為它是北方麵食專賣店,出乎意料的是,它是個適合文青的好地方。
「好,丘 good cho's」主打貝果料理,西方食材融入東方元素,極具創意的組合,很令人驚艷。此外,店裡還不定期舉辦特展,並有許多MIT台灣手創品牌進駐,有點像是小型的華山1914文化創意產業園區。
<參觀資訊>
開館時間:週二至週日9:00-16:00
休館時間:週一及國定假日
票價資訊:免費參觀
地 址:台北市信義區松勤街5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