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在民宿安靜的房間,舒服地度過花蓮的第一晚,開心的迎接一天的開始,看著窗外,雖然下著雨,心情卻絲毫不受影響。下樓後,以為等著自己的是一般的Buffet早餐,一問才明白,民宿老闆娘希望帶給每位遊客家的感覺,每天早上都會用心地準備不同風格的早餐。

 L1100249  

今天是豐盛的漢堡套餐,有別於一般早餐店的速食,民宿早餐除了給我家的感覺,老闆娘自製的漢堡肉,肉質鮮美,搭配微甜豆漿及季節水果,既健康又有飽足感。

 

早餐結束後,九點半準時出發,開始一天的行程。

 

第一站 慶修院

L1100265   

花蓮的吉安鄉在日據時代是大批日本人移民的主要據點。吉安鄉早期是阿美族聚居之地,原本名為『七腳川』,在阿美族語裡就是『柴薪很多的地方』,後來日本人和阿美族人最終還是發生了大規模的抗爭,最後,不敵日本現代化的軍力,有200多名阿美族人被迫遷徙移往鯉魚潭或台東。

L1100268   

被強制遷村後,阿美族人所留下的土地被全數被沒收,而留下的土地就成為移民村的基地。當時只要日本移民前來,就發給一棟房子、一片大田地,也因此吸引了不少由日本四國吉野川沿岸前來的日人,並依著其故鄉內的吉野川而將此地更名為吉野,因新移民的加入,設立並奠定了現代花蓮的開發。『吉野』的地名直到民國37年才由國民政府將之更名為『吉安』。

L1100269   

西元1917年,日人為了安定遠渡重洋開墾思念故鄉的日本民心,為了提供一個讓日人移民安定的力量,也為了傳教,一位名為川端滿二的長者,於是決定在此籌建屬日本真言宗高野派的『吉野布教所』,即現今的『慶修院』。慶修院在當時除了是日人的精神信仰中心外,並具備了醫療所、課堂室及喪葬法事服務處等多種功能。

L1100270   

日據時代,『吉野』分為宮前、清水及草分等3座日人移民村,即為現今的慶豐、福興和永興等3村,因此吉安鄉的人文風貌,堪稱為台灣深具代表性的日人移民村。而慶修院(吉野布教所) 在經歷日本移民時代的風光,也經歷半個世紀的沉默與殘破,近幾年,在花蓮縣政府文化局、地方文史工作者、花蓮青少年公益組織協會等各方的努力下,經過古蹟的整修與人文精神的重建之後,為目前台灣保存最完整的真言宗寺院,不但是東部地區保持最完整的日據時期神社古蹟外,也是台灣國家古蹟,更是日本人來台旅遊尋根拜訪的觀光景點之一。

 

第二站 東管處花蓮遊客中心

 

平日忙碌的工作,緊湊的生活步調,時時刻刻的緊繃心情,終於可以片刻的放鬆。在台北時,假日就愛找朋友騎單車、爬山,我就像魚離開海洋,少了海的滋潤,彷彿咖啡少了牛奶,就不對味,有機會來到花蓮,就是要把握機會看海,感受海的遼闊,呼吸海的味道,倘佯在海的懷抱裡。

L1100278   

「東管處花蓮遊客中心」是東海岸風景區的第一站。這裡是個絕佳的觀景位置,離花蓮海洋公園、花蓮遠雄悅來大飯店很近,如果想圖個安靜,又想省錢,很建議來這裡的觀景台,帶杯咖啡坐在山坡上的小木亭內,看著大平洋、喝著香醇咖啡,遠離城市喧擾,聽著海的聲音,讓心沉澱。

L1100283   

遊客中心側旁的水塘山坡復育鐵砲百合花,四月至五月底百合盛開時沿著周邊景觀步道,縱覽花海在微風中搖曳波動,如詩如歌般令人滿心歡喜。由遊客中心往北可到海岸山脈北界所在的嶺頂岬,在此可一覽花蓮溪與太平洋交會,所激起的「洄瀾」美景,是以花蓮港昔日又名「洄瀾港」。

 

第三站 牛山.呼庭(Huting

L1100284 

牛山,也就是牧牛耕種之地,阿美族稱為呼庭(Huting)。牛山呼庭原本沒有在行程內,但導遊大哥很熱心的推薦,基於出遊不走觀光客行程,只走當地人行程的原則,抱著期待的心進入「牛山.呼庭」,進入前,我內心的藍圖是,有牛、有老闆的手工藝,嗯~還有特色建築。

L1100285     

走進後,山海一線的景色,完全擄獲我的眼,手上的相機咔擦聲未曾斷,這裡原本是牧牛草原區,因特殊海流與海灣地形,形成一個美麗的海灣。加上屋主父子都是素人藝術家,撿拾海上的廢棄物做為藝術創作素材,更利用漂流木打造充滿簡樸跟原味的小木屋。爬上小木屋頂樓,向前方遠眺是一望無際的牛山海灣,向右方看去,是一片寬廣的綠草地,向右方觀望,則是十八號橋的峽谷溯溪,走進小木屋,看到牆上掛的豐年祭海報,讓仿彿置身在原始部落裡,感受生活中最純粹的美好。

 L1100287  

 

L1100289    

L1100292  

L1100302  

L1100304  

啜飲芒果冰沙,徐徐海風迎面而來,將心頭煩惱一掃而空,取而代之的安心與寧靜心情。

L1100307

arrow
arrow

    凱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