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覺得孕婦就是要吃、要胖,但其實過度增胖,倒楣的都是自己,因為羊水、胎兒及胎盤重量,加總約4-5公斤,剩的都是留在自己身上,此外,過度肥胖可能會引發其他疾病,而且,寶寶要的是營養,不是空熱量,所以加工食品或飲料,其實都只是滿足孕媽咪的口腹之欲。產檢時,也常遇到相同周數的寶寶體重不同,但準媽媽體重較重者,寶寶體重卻較輕,反之。這時醫生就會去細探,準媽媽到底吃了什麼,怎麼只胖了大人卻沒有補到小孩呢?
前三個月,因為寶寶會自己包便當,主要仰賴黃體素供給養份,所以熱量的增加,從第二期 (13周) 後再開始,每日建議約300大卡,但仍視年齡、活動量及體重增加情形,來做調整。
孕期體重增加建議 (資料來源: 衛福部)
懷孕前的BMI (身體質量指數)/ 建議增重量 (kg)
<18.5/ 12.5-18 kg
18.5-24.9/ 11.5-16 kg
25.0-29.9/ 7-11.5 kg
>30.0/ 5-9 kg (目標啊……)
至於飲食,雖然孕婦不能減重,但有時候,自己都覺得飲食的限制比減重者多,也要吃的更健康和清淡。像是盡量食用原形食物,多吃蔬菜水果,及食用魚肉等來補充營養,像是饅頭就比蛋糕來的好,燙青菜不加過多調味料,也許只淋蒜末及醬油,水果也以當季為優先。
燙青菜 (菠菜、地瓜葉)、水煮雞胸肉(雞里肌肉)、原味無糖優格、芭樂、滷豆腐(未炸) 都是不錯的選擇
至於魚和肉,可以挑選里肌肉和雞胸肉,低脂又高蛋白,烹調方式選擇清蒸或水煮,熱量更低,隨時也能準備蘇打餅乾止飢,但建議以隨手包為首選,既可避免受潮變質,也能控制進食量。
若是外食,可以選擇湯麵,不喝湯,也能降低過多油脂攝取,小菜部份,因為豆干可以補鈣,海帶可以補碘,都是不錯的選擇。早餐的話,也許煎蛋吐司加起司不加美乃滋,搭配一杯無糖豆漿,也能吃的飽。
記得不能不攝取澱粉,若以麵條來說,以傳統白麵條為首選,米飯,則以糙米較好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