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歲月是把殺豬刀! 想一直站在山頭上,臉蛋可以靠醫美、做臉,身材完全沒有捷徑,只有運動,再加上飲食,才能維持身形。
30歲開始是骨骼肌肉的分水嶺,隨著年齡越大逐漸減少,每年自然流失約0.5~1%;40歲之後,平均每10年減少8%;60歲後流失速度再加快,每10年減少15%,肌少症是每個人遲早都要面對的問題。
肌少症通常伴隨著老化所引起,但近來已有年輕化的趨勢。黃國晉表示,肌少症是肌肉的量與質減少的現象,包括:肌肉量低、肌肉功能低 、體能表現低的三低情況,年輕化的原因就是日常飲食營養低、活動運動量低所造成的不良結果。
逆轉勝很難,但延緩老化,卻是可行的路!
生小孩前,身形都還好控制,因為懷孕,造成的體重增加,加上懷孕期間,無法從事高強度的運動,導致產後瘦身任務難上加難,加上生活忙碌,很多人乾脆選擇放棄,透過衣服來修飾身形,最後,衣服尺寸一路增加,體重也直線向上成長。
好身材=規律運動+ 健康飲食
很多人聽到運動,就累了,以為每天要花好幾小時,其實一天只要30分鐘,大約三個月就能看到成效。
每個人狀況不同,若初期不曉得怎麼規劃,可以加入健身房,或上教練課,找出適合自己的運動菜單。
一開始,我也是從運動中心、健身房開始運動,慢慢規劃出自己的一套運動計劃。
運動用品:跳繩、瑜珈墊、彈力繩、滾筒
運動菜單:
- Standing French Press訓練三頭肌
- Lunge (弓箭步)強化核心肌群與臀部肌肉,也能藉此訓練下半身的穩定性與協調性
- Squat (深蹲)訓練核心肌群、瘦腰腿
- Resistance Band(彈力繩) 訓練後背、腿後側
- Jump Rope (跳繩) 強化心肺功能與肌耐力
- Plank (平板式) 穩定核心、矯正體態、訓練腹肌
- Jumping Jack (開合跳) 燃脂瘦身,還有降低骨質疏鬆和促進心肺功能
- Scissor (剪刀腳)緊實大腿的外側肌肉
- Bridge (橋式) 鍛練大腿、臀部、下背與核心肌群,並雕塑下半身線條
- Sit-up (仰臥起坐) 鍛練腰部及腹部的肌肉
- Marjariasana (牛/ 貓式) 舒緩緊繃的背部肌肉、訓練腹部肌肉
- 四足跪姿抬膝 鍛練臀大肌、腹肌、腿後腱等肌肉
每天訓練,一年後就能擁有黃金腰臀比,成為背影殺手。
文章標籤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