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記得第一次到華山,是為了「2008簡單生活節」,至今已走過一千多個日子,再次踏入華山1914文創園區,感受卻明顯不同,當年抵達華山1914文創園區時,天色已黑,來不及細細欣賞園區內的建築,再次造訪華山1914文創園區,才有機會一賭它的丰采,體驗華山1914文創園區的酒廠歷史魅力。
西元1922年,日治時期台灣總督府廢台北舊有街庄名,改稱「樺山町」。
華山的夜,有著另一種美
而「樺山」的名稱乃取自日本治台的首任台灣總督「樺山資紀」的名字而來,當時位於樺山町包含台北市役所(今行政院院址),樺山貨運站,台北酒廠等政府單位,是日治時期台北市都市計畫所規畫開發的地區。其中樺山貨運站於1940年,因台北火車站改建,在樺山町增設貨運站,與台北酒廠的鐵路酒廠支線相連。至國民政府時期再將「樺山」改為「華山」,並沿用至今。
至於目前在華山創意文化園區所見的建築物及設施,其前身為創建於1914(大正3)年的日本「芳釀社」,初期以生產清酒為主,並首創以冷藏式製造法克服氣候因素產製清酒,是當時台灣最大的製酒工廠之一。
1987年4月1日,台北酒廠搬遷至新北市林口工業區,華山作為酒廠的產業歷史故事也畫下句點。2005年底結合舊廠區及公園區的「華山1914文創園區」開放供藝文界及附近社區居民使用至今。
華山1914文創園區所保存完整的日治時期製酒產業建築群更是一座產業建築技術的博物館,兼容不同時期、不同類型之建築構造技術與工法。
高塔區
為三層磚造水泥結構,建於1920年11月,最早是做為釀造米酒的空間。
烏梅酒廠
建造於1931年3月,原為「貯酒庫」,貯放自製成品酒類。
行政大樓
前身為1914年清酒工場,為芳釀社時代第一批建築。
果酒大樓
建於1959年,一樓原為水果酒倉庫,二樓原為酒廠禮堂。
車庫工坊
建於1925年,由北至南依序原為「消防車庫、蒸餾室、酒槽及休息室」使用。
維修工廠
建於1931年,酒廠都設有工場以檢修廠區機具門窗。
蒸餾室
建於1933年,樓高三層,與米酒作業場相連,為製作米酒流程一環。
鍋爐室
建於1931年,內遺有與煙囪相連之磚砌爐口、鍋爐機具。
參觀完老酒廠,接著就是令人引頸企盼的美食時間。一走入VVG Bistro好樣餐廳,恍若置身異鄉,風格獨具的室內設計,我一度以為這是法國人經營的餐館,一間之下,才知道VVG Bistro好樣餐廳是由幾個做廣告、設計的創意人一手打造。
若從店名來看,不自由聯想VVG Bistro好樣餐廳是間法式料理店,每個空間都獨具特色,不統一的家具,擺在一起,卻仍突顯彼此特色。此外,開放式的廚房,因為看得到,令人更感安心。
終於到了上菜時間,義大利麵份量適中,以蕈菇等食材創造層次分明的口感,攪拌時,可以聞到淡淡香味。
走上二樓,放眼望去滿滿的外文書,主要以食譜、料理書為主,引人注目的封面,搭配讓人食指大動的內頁,邊翻邊看,直讓人垂涎三尺。裡頭也有復古打字機、賽車模型及日式質樸的餐具,店裡就像一個融合東西文化的雜貨舖。
<店家資訊>
好樣思維 (華山文創園區。紅磚六合院C棟)
地址:台北市中正區八德路一段1號
電話:02-23225573
時間:周一至周日11:00-21:00
華山文創的黃昏時光
台北天空的彩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