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改編成電影,多少受限於電影的長度,而必須要有相當程度地刪減。從文字到影像,想像跳脫平面,我就會開始比較,原來的小說好?還是改編電影好?舉凡《哈利波特Harry Potter》、《暮光之城Twilight》及、《享受吧!一個人的旅行Eat Pray Love》等電影,幾乎每部我都會覺得原著好,書不受頁數限制,作者可以用文字詮釋一切,將句子層層堆疊成畫面,讓我有著無限想像空間。
但《Gone With the Wind亂世佳人》卻讓我覺得電影與書同樣精彩,《Gone With the Wind》中文翻成《飄》,還記得第一次接觸《亂世佳人》電影時,我還是小學生,當時也不懂男女情愛,直到高中看完電影原著小說《飄》,雖然對愛情仍懵懵懂懂,但情竇初開的少女心,多少會被帥氣多金的男主角吸引,大學時,將長達四小時的電影看完,也許是人生經歷,感觸並不特別深。
直到工作的關係,無意間收到以《Gone With the Wind》為封面的文宣品,才再度開啟塵封已久的回憶,也重拾《飄》來讀。
本書時空背景設定在1861年美國南北戰爭爆發前夕,喬治亞州一個名叫陶樂(Tara)的農場。芳齡16歲的郝思嘉(Scarlett O'Hara,費雯麗Vivien Leigh飾)是農場主愛爾蘭移民葛萊德·歐哈拉(Gerald O'Hara)的長女。她偷偷愛上衛希禮(Ashley Wilkes),無意中發現心上人和表妹韓美蘭(Melanie Hamilton)將於宴會上宣布訂婚喜訊。
在宴會上,她遇見了白瑞德(Rhett Butler,克拉克.蓋博Clark Gable飾)。當郝思嘉向希禮告白,原以為他會帶著她遠走高飛,卻事與願違,偏偏屋漏偏逢連夜雨,他們倆的對話,卻被白瑞德偷聽,此時,丘彼特早已射出愛神之箭。
當晚,戰爭爆發了,男人都紛紛入伍。希禮和美蘭結婚,而郝思嘉為了報復,也嫁給了美蘭的弟弟查爾斯(Charles)。不久查爾斯因肺炎去世,她也成為寡婦。
郝思嘉的母親為了讓郝思嘉高興,將她送到亞特蘭大漢密爾頓的家裡。郝思嘉和美蘭參加了一個慈善舞會,在那裡她和白瑞德再次相遇。白瑞德已經成為一個英雄般的人物,在當時的社會,一女不侍二夫,已是寡婦的郝思嘉卻接受白瑞德的邀舞,命運的紅線似乎將二人緊緊纏繞。
8個月後,南部軍隊大敗,北方佬已攻入亞特蘭大,徬徨無助的思嘉帶著氣若游絲的美蘭打算回到陶樂農場,正當手足無措時,白瑞德及時出現護送她們躲過烽火連天的炮火,他再次告別。
在回家的路上,她發現十二橡園已經焚毀,陶樂農場還在,但卻人事已非,母親去世,父親又因過度悲傷而精神錯亂,嬌嬌女的思嘉,勇敢堅強地承擔一切。啃草根、吃樹皮的日子也沒有擊敗她,思嘉帶領僕人採摘棉花來維持生活,為捍衛家園,甚至射殺入一位入室偷竊的逃兵,殷殷企盼下,希禮終於回到了家鄉,和美蘭團聚,卻又承認自己對郝思嘉的渴望,並吻了她,最後又說自己不能離開美蘭。
在一切看似好轉,命運偏又作弄人,昔日黑奴忘恩負義,覬覦陶樂農場,思嘉為拯救家人,隻身前往亞特蘭大請白瑞德伸出援手,求助無門下,思嘉遇到妹妹的未婚夫弗蘭克·甘迺迪,為了陶樂農場,她連拐帶騙讓弗蘭克·甘迺迪娶了自己。
事業心極重的思嘉,不顧旁人眼光和警告,終於惹禍上身,丈夫為了替她報復,卻不幸身亡,她再度成為寡婦。
經歷二段婚姻,思嘉對婚姻似乎有點死了心,此時,白瑞德居然向她求婚,婚後二人幸福美滿,但思嘉依然對希禮舊情難忘。
有一天,郝思嘉審視完工廠,聽到希禮說希望回到過去簡單的生活,她擁抱了希禮給他以安慰,卻被希禮的姐姐英蒂安·威爾克斯(India Wilkes)逮個正著,氣急敗壞的白瑞德,似乎也被思嘉傷透了心,帶著女兒回到英國。幾個月後,思嘉想和瑞德和好,害怕受傷的他,又再度對思嘉冷嘲熱諷,使得她不慎從樓梯摔落流產。
正當二人的關係逐漸修補時,小邦妮意外地落馬身亡,思嘉和瑞德互相指責,兩人關係再度陷入僵局。不久後,美蘭病倒,她臨終前,要求思嘉照顧希禮及孩子,並讓思嘉明白,瑞德是多麼地愛她。直到這一刻,她才明白,自己不愛希禮,希禮愛的是美蘭而不是自己,她對他的感情,只是偶像的迷戀與崇拜,到現在她才知道,自己愛的是瑞德。
思嘉跑回家並哀求瑞德不要離開她,她愛的是他不是希禮,但破鏡難圓,死灰難復燃,傷透了心的瑞德,仍揮揮衣袖不帶走一片雲彩,徒留思嘉一人。
絕望之餘,樂觀向上的思嘉又燃起了希望:「陶樂農場,我的家!我要回家。總有一天我會讓他回來的!明天又是新的一天(After all, Tomorrow is another day!)!」
作者瑪格麗特.密契爾(Margaret Mitchell)花了十年時間完成《Gone With the Wind飄》,1936年出版,1937年獲得普利茲文學獎,1939年改拍成電影,遺憾的是作者於1949年不幸車禍身亡,坊間上的《Gone With the Wind飄》續集是書/影迷,不忍見到思嘉與瑞德無法有情人終成眷屬,所再延伸的故事。
看完書後,讓我明白戰爭無情,要把握當下,此外,作者對人物的刻畫,筆觸犀利,將人性脆弱、貪婪、無助等個性,表現的極為鮮明。郝思嘉的敢愛敢恨、白瑞德的放蕩不羈、衛希禮的懦弱無能、美蘭妮的端莊嫻淑等,在作者筆下彷彿都有著生命,翻著書頁,每個人物都栩栩如生,一一躍然紙上,此外,作者也試著從不同角度詮釋親情、愛情及友情。
閱讀過程中,我數度落淚,不是為天崩地裂的愛情,更不是為戰爭所導致的天人永隔,而是純粹為單純、直接的愛所感動。很多時候,我們總是失去了才懂得珍惜,輕易得到的東西,往往不會呵護,只要碎了,卻再也無法彌補。事後,總是慨嘆著,如果……當初……,有句話說的好「千金難買早知道。」我想這也是最好的人生借鏡。
書中有幾段我喜歡的話,
「只有同類的人相匹配,才有幸福可言。」-這似乎在開頭就埋下伏筆。
「除非兩個人彼此想法相近,否則結了婚也是無法幸福快樂的。」
「即使不能成為情人,也可以做朋友,借他的友誼之光來溫暖自己冷漠的心。」
「當我對自己說絕不回顧是對的,那太折磨人了,它撕扯著你的心……再也無法向前看,看不見現在,又害怕未來,所以才會一直回顧過去。」
「明天,我會想出好辦法的。無論如何,明天又是新的一天。」
就像《悲慘世界》裡的法國大革命,雖然人們常常想回頭看,懷念舊時代的美好,但要記得往前走,才能開創美好的新未來。
<同場加映>
1940年的奧斯卡獎中,包括奧斯卡最佳影片獎,本片獨得十項,此紀錄在20年後才被打破,並在1998年美國電影協會評選的20世紀最偉大100部電影排名第四。而在商業上,本片是美國史上售出票數最多者,並有許多研究指出在考慮通膨後,這是美國史上票房最高的電影。
留言列表